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[切换]
  商务合作3
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繁体
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4|回复: 0
收起左侧

[城事] 从龙门山色看生态环境保护

[复制链接] 地区:

升级   100%

67

主题

3

回帖

234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34
发表于 2025-6-16 22:04:1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游客在龙门石窟游览
  核心提示
  “洛都四郊,山水之胜,龙门首焉。”
  伊水中流、两山对望,夏日的龙门满目生机。5月19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龙门石窟考察时,伫立草木丰茂的伊水之畔,遥望西山千龛拱列。脚下,粼粼波光的伊水静静流淌。对岸,郁郁葱葱的龙门山色尽收眼底。
  “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”“要持之以恒加强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治理,深化污染防治攻坚,筑牢生态安全屏障”……在总书记的心中,生态的分量很重,深情牵挂、殷殷嘱托,令人感怀。
  跨黄河、依伏牛、临太行,兼南北气候之长、拥河山拱戴之势,洛阳的生态之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优势所在。
  从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到全域推进中小流域综合治理,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洛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,久久为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,力度之大、成效之大前所未有。
  今天的洛阳,天更蓝、地更绿、水更清,锦绣河山更加多姿多彩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正迎面走来!
  敬畏生态 守护龙门山色
  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”
  踏入龙门石窟,最先游览的一景便是禹王池。池不大,却格外清幽,清澈见底,绿藻茵茵,锦鲤游弋穿梭,大禹治水的传说更增添了浓厚的神话色彩。
  禹王池、锣鼓泉、珍珠泉……在龙门,大大小小的泉眼形成独特的泉群,水温常年保持在24℃至26℃,堪称一大奇观,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。
  曾几何时,龙门石窟主要泉眼多次发生间歇性断流,引发了我们对生态保护的反思。
  宁要绿水青山,不要金山银山,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面对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,我市痛下决心关停龙门周边煤矿,全面整治地热资源开采,科学推进山体绿化,多措并举涵养水源,让古老的泉眼汩汩复涌,焕发勃勃生机。
  山得水而活,得草木而华。
  过禹王池,沿伊河继续前行,水流清澈碧透,山色风光旖旎。一艘艘画舫游船荡漾在水面,尽揽龙门山色、万千窟龛,好一幅“舟行碧波上、人在画中游”的山水人文卷轴。
  穿越漫水桥溯游而上,则是伊河龙门湿地。平缓的水流穿过,在河中形成一片片沙洲,水光潋滟,野趣横生,水鸟时不时从芦苇丛里游出来,觅食嬉戏……
  “天人合一、道法自然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,也是今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遵循。”龙门石窟研究院负责人表示。品读龙门,自然与文化完美交融、休戚与共。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大家把龙门石窟保护好、传承好、传播好,守护好龙门山水也是题中之义。
  从泉水复涌的努力到湿地公园的修复,从水生态环境改善到生态林植被提升,如今,一抹青绿成为龙门石窟的靓丽底色,而生生不息的龙门也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范例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文明发言,和谐互动
文明发言,和谐互动
懒得打字嘛,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【生活说】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Title - Artist
0:00

    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建议反馈|广告合格|生活说 ( 豫ICP备2025118735号-1 )

    GMT+8, 2025-7-1 10:54 , Processed in 0.141317 second(s), 47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Discuz模板 X3.4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 & 网站模板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